什么是小产权房?持有小产权房有哪些财产方面的风险?
小产权房的政策一直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,因为具有价格优势,在房产市场中活跃多年。小产权的房子一直都是我国命令禁止销售的,不符合法律的规定,也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,难以转变成商品房。很多的人对小产权房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,下面就与小编来认识一下,什么是小产权房?小产权房存在哪些风险?什么是小产权房?小产权房指的是农村集体土地上所建造的房租,未缴纳土地出让金,房产证证是并没有国家房管部门颁发,而且由政府
什么是小产权房?持有小产权房有哪些财产方面的风险?
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,未办理相关证件,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,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,而是由乡政府或村颁发,亦称“乡产权房”。“小产权房”不是法律概念,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。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。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,“小产权房”不得确权发证,不受法律保护。
持有小产权房可能面临以下财产方面的风险:
1. 产权问题:小产权房没有国家颁发的相关证件,也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,因此不具备国家认可的产权。
2. 抵押风险:由于小产权房没有国家认可的产权,因此不能办理抵押手续,也无法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。
3. 征收补偿问题:如果遇到国家征地拆迁,小产权房的购房者可能无法获得与正常房屋相同的征收补偿。
4. 房屋质量风险:小产权房的建设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监管,可能存在质量问题,影响购房者的居住安全。
5. 交易风险:小产权房没有国家颁发的房产证,因此无法进行合法的交易,只能在村内进行买卖,且价格较低。这种交易存在很大的风险,一旦发生纠纷,购房者可能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。
总之,持有小产权房存在多方面的财产风险,购房者应该谨慎考虑,避免不必要的损失。
装修百科 时间:2024-11-18 16:28:14 阅读()